Menu

覺察 煩惱和習氣的重要性

輔導長 性儀法師

    韓愈勸學解云: 「業精於勤荒於嬉」,不論是世間的課業、學業、事業乃至出世間的道業,都要靠勤勞、勤奮,精進努力不懈,才可能專精,有成果。如果好嬉戲、戲論、好逸惡勞、懶惰懈怠放逸就會荒廢學業、道業。當談到學佛法時,要能專精佛法,得到佛法的法樂和利益,首要精勤對治處理的就是煩惱和習氣,才可能得到身心的平穩、輕安、清涼和安樂。所以修道首先要能覺察煩惱和習氣,進一步要面對煩惱和習氣,之後才有可能斷除煩惱和習氣。就如省庵大師提到 :「嘗聞入道要門,發心為首;修行急務,立願居先」,發心為首、立願居先,就是要發覺悟的心,立斷煩惱的願,唯有自利若精,利他才能廣大。因此,覺察煩惱和習氣是修道很重要的下手處。

    其實,隨眠煩惱猶如毒蛇,常睡在心中,不易覺察,難以降伏,會招感更多的業果報煩惱過患。如《俱舍論.隨眠品》第十九卷提到: 隨眠是諸三有的根本,業若無隨眠的作用,就沒有感果的功能,何以故? 論釋中提到有十種緣故,如下︰
一、堅根本(令煩惱得牢固),二、立相續(建立相續,能數令餘後念諸惑續起),三、治自田(令所依身順彼煩惱住),四、引等流(能引如自諸隨煩惱等流果),五、發業有(發起能招後有業),六、攝自具(能數數攝起非理作意),七、迷所緣(迷於所緣,能害自身正覺慧),八、導識流(能引後有結生識及引染識數緣境),九、越善品(違越善品,令諸善法都退失),十、廣縛義,因能使諸有情不能超越自界、自地的緣故。由於如此,隨眠能成為諸有的根本,所以業因此而有招感後有的功能。論中提到的就是隨眠煩惱會讓煩惱堅固、相續引起諸煩惱、住煩惱中、引生等流果、招感後有業、能數數生起非理作意、迷於所緣障礙智慧升起、能引後有投胎及染緣境、令諸善法都退失、被縛於自地不能超越等過患。不斷的輪轉於生死苦海當中,是障礙解脫的根本。

    在所有的煩惱中,四根本煩惱是最難斷的,那就是見慢愛無明,唯識學上稱我見、我慢、我愛、我痴常相隨。如《八識規矩頌》中提到: 「八大遍行別境慧,貪癡我見慢相隨」,見慢愛煩惱時常相隨而起作用,由於第七識執第八識見分為我的緣故,所以也跟我見相應,於我起恃,故有我慢,於我染著,故有我貪,這些根本便是由於無明不覺真實境故,即有我癡。
    在生活中,當六根觸對六塵境時,所現起產生的六識乃至八識作用,初學者如果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不夠,戒律的觀念薄弱,就難以如理作意,也難放下世俗身段,剛強難調,容易產生不如理作意,順己意就高興起貪,不順己意就起嗔心,不存師長之恩,也不思惟朋友之義,很快就流露世俗煩惱習性。生生世世積累的種子在八識田中,不斷的種子起現行,現行生種子的輪轉。在強大的煩惱習氣的牽引下,不得自在,還造作了不少流轉生死的身口意業,也因此不斷地在惑業苦中輪轉,常迷失在短暫的慾望快樂中,如此的修道,真敵不過業力煩惱的牽扯啊! 唯有時時覺察自己的煩惱和習氣,發勇猛心,精進對治,常存感恩心,慚愧懺悔之心,努力的親近善士、聽聞正法、如理思惟、願受調教,才容易法隨法行而入菩提大道!
 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