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常然
禪修部
參話頭念佛是誰?
民國七十八年至九十二年期間,因好樂禪法所以實修及教理兩者兼具。為對修行有助益而大力翻閱經書深入藏經。如此晨鐘暮鼓走了三十餘年,對此一生菩提學程、對自己走在修行道路上、對自己生死與解脫,時時警惕提醒應該要清楚明白,不然就愧對三寶、父母、師長、自己以及十方信眾護持者。
因緣會際之下再度回到「圓光禪堂」專心禪修,之前因為法務繁忙有十幾年沒打坐,這次回禪堂學習禪法,參「念佛是誰?」念佛是誰四個字中,最著重在一個“誰”字,而這與話頭有什麼關係呢?首先了解什麼叫「話頭?」「話」就是說話,「頭」就是說話之前,如念“阿彌陀佛”是句話,未念之前,就是話頭。所謂話頭,即是一念未生之際,叫做不生。不生任何相、不貪著靜態、不落空,叫做不滅。時時刻刻,一念回光返照。這“不生不滅”,就叫做看話頭,或著我們也可以說是照顧話頭。
昔有僧問趙州老人道:“一物不將來時如何?”州曰:“放下來。”曰:“一物不將來,放下個什麼?”州曰:“放不下挑起去。”就是說這時節。此中風光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,不是言說可能到。到這地步的人,自然明白,未到這地步的人,說也沒用。」所以如果有何體悟,如上所言。
當然離開實修時間久遠從頭再溫習,第一年來說的確辛苦。因為身心內外都要調適,加上大環境在建設,工務中的所發出大大小小的施作聲音皆要調整。從生活點點滴滴順境或逆境當做是修道的資糧,同時接受考驗種種與磨練,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只管打坐,一切是非莫管。
為了成就道業,學習慈悲與智慧,學佛所學、行佛所行,調整心性上學習平等無分別有道是;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,隨緣自在。」才能見到世間相、明其究理了解諸事理相才能隨緣看破放下。
民國七十八年至九十二年期間,因好樂禪法所以實修及教理兩者兼具。為對修行有助益而大力翻閱經書深入藏經。如此晨鐘暮鼓走了三十餘年,對此一生菩提學程、對自己走在修行道路上、對自己生死與解脫,時時警惕提醒應該要清楚明白,不然就愧對三寶、父母、師長、自己以及十方信眾護持者。
因緣會際之下再度回到「圓光禪堂」專心禪修,之前因為法務繁忙有十幾年沒打坐,這次回禪堂學習禪法,參「念佛是誰?」念佛是誰四個字中,最著重在一個“誰”字,而這與話頭有什麼關係呢?首先了解什麼叫「話頭?」「話」就是說話,「頭」就是說話之前,如念“阿彌陀佛”是句話,未念之前,就是話頭。所謂話頭,即是一念未生之際,叫做不生。不生任何相、不貪著靜態、不落空,叫做不滅。時時刻刻,一念回光返照。這“不生不滅”,就叫做看話頭,或著我們也可以說是照顧話頭。
昔有僧問趙州老人道:“一物不將來時如何?”州曰:“放下來。”曰:“一物不將來,放下個什麼?”州曰:“放不下挑起去。”就是說這時節。此中風光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,不是言說可能到。到這地步的人,自然明白,未到這地步的人,說也沒用。」所以如果有何體悟,如上所言。
當然離開實修時間久遠從頭再溫習,第一年來說的確辛苦。因為身心內外都要調適,加上大環境在建設,工務中的所發出大大小小的施作聲音皆要調整。從生活點點滴滴順境或逆境當做是修道的資糧,同時接受考驗種種與磨練,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只管打坐,一切是非莫管。
為了成就道業,學習慈悲與智慧,學佛所學、行佛所行,調整心性上學習平等無分別有道是;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,隨緣自在。」才能見到世間相、明其究理了解諸事理相才能隨緣看破放下。